社会服务

——“教师节”感恩琐忆

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  何朝刚


    绵阳四中八六级毕业生们,盛情邀请我们当年任教的老师,在半岛兰湾举行了热忱感恩的师生联谊会。向老师献上鲜花和玫红色的羊绒哈达。学生们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把我带入了当年桃李园中,他们金色的童年时代……

    开元酒店北山中学七四级的师生联谊会。红色烫金的《邀请函》上,散文般深情的诚挚话语;毕业四十二年后一百三十多位师生团聚的盛会上,学生代表抒情诗样的感恩致辞,使我热泪盈眶。当过中、小学教师的学生李宁,柏燕的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艰难成长的心路和思想动力。也把我的思绪引回到读小学六年级时的一位敬爱的校长——袁兴翔——教过我们音乐、自然、美术等课的优秀教师的回忆。更使我忆及到从前曾经教过我的所有的老师们。

    因为在距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前仅五十天内,我竟有幸两次参加师生联谊会,重温往昔“教学相长”的难忘岁月。再次见到大多数已经退休的并为四化建设作出过多种贡献的桃李们,使我格外感到欣慰和幸福。——尽管由于在经济社会中,教育定位和学校、教师自身的种种原因。如今法定的“教师节”已日渐淡漠冷落,以至成了新世纪来临前后的“新常态”。而我当年教过的这些学生们还如此“尊师重教”,情深似海。面对这两届年逾花甲的学生童贞未泯、热情似火。我又岂能忘记,六十多年来,那些曾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教我长大成人并走上教学生涯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呢?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优美旋律一直在我的耳边萦绕。受歌曲的感染,我的内心强烈共鸣。回忆的思绪起伏翻腾:我成长中难忘的往事历历在目,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也音犹在耳。

    我特别难忘和怀念敬爱的袁兴翔老师。不仅是因为小学毕业时他把我“保送”到“绵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前身为“育德中学”)读书;更不因为他的敦厚温和,多才多艺,又是当时忠兴镇中心小学校长;也不因为我们又先后曾在绵阳县城乡中小学不同岗位上,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近三十年的教谊。而是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袁兴翔老师在执教期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师范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朴实无华、“润物无声”的“榜样性”。都潜移默化着我一生的成长和进步。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能惊天动地。”(歌词)

    记得六十一年前的八月底,我和期待开学的小学生们,暑假里像“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在镇边芙蓉溪畔,牛头山下玩耍。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我们连忙闪开,七嘴八舌地呼喊:“洋马马!……洋马马来啰!”并欢跃着一路追随着这位灰西裤扎着白衬衫、车架上带着行李的二十岁上下,敦实而又面带微笑的骑车人。我们一直呼喊,跑跳着追逐到了的小学校……

    不两天,开学典礼上,一下子又看到了那个朴实微笑的骑车人也坐在台上。“洋马马!”“新老师!”台下一阵骚动。介绍新老师时,他——这位新老师,原来是上级派来的袁校长!名叫袁兴翔!“请袁校长讲话”!一阵欢快的笑声,伴随着“欢迎袁校长!”“洋马马”“自行车!”的热烈欢呼和掌声。袁校长平静地挥挥手,学生发型,肤色略黑的脸上洋溢着和善的微笑。他亲切地教导我们:“要牢记并做到“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还一定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你们是新中国未来的主人!”

     这位当校长的袁老师,还要上课,而且能上好多种课程。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都成了乐趣。”(歌词)

    六年级的自然课,进来的是袁老师,他讲的是“导体”。上课时,没有先说理论。而是出示了一块木板,上面两排明晃晃的图钉,每组图钉下分别连压着小木棍、小竹棍、棉线、洋钉、铁丝、铜丝等,每组上面分别联有一颗手电筒灯泡。他拿出两对卡好的手电筒电池作电源。逐一演示与各组联通。结果是有的灯泡不亮,有的亮了。再叫同学上去辨识,“亮”和“不亮”的各是些什么联结物。然后才讲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非导体)……。提示大家,如果今后有电了,用电时的注意事项……(“长大后我就成了他(你)”读师范,当教师了才知道这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理、化、生学科都必须通过实验而得出科学结论)。

    上音乐课了,袁老师一进教室就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袁校长还会教音乐?”有人惊奇地小声的说。袁校长拿起放在身边的二胡,琴筒蛇皮上琴弦下是一组钢丝弹簧做琴码。他娴熟地拉起了名曲《光明行》,强烈共鸣的优美琴音,使我们如闻仙乐、似临宇宙,无比振奋、激动。鸦雀无声中,有一位女生小声说:“嘿!袁校长还会扯贤(弦)子哩!”拉过几首刘天华的二胡曲后。袁老师说这是民族乐器,叫“二胡”。下面就教我们作发声练习,教新歌。真奇怪大家一节课就都学会了。

    再次上音乐课,袁老师教我们练发声、学视唱,听节奏。有人却急于学新歌。袁老师说:“莫着急,音乐分声乐,理乐和器乐。唱歌就属“声乐”,发声练习最基础,也最重要……”有一堂课,袁老师打开了一个长盒子,拿出一件浅“偷油婆”色、明光闪亮的乐器。拉起了《歌唱祖国》,乐音优美得我们瞪着眼,张大嘴,惊羡无比。“袁老师这么得行!咋个啥都会,啥都精?”下课了,大家围着他,问他这个叫啥名堂?有人说“歪握铃”(viwolin)!,有人说“小提琴”。争执不休,袁校长一脸高兴,却笑而不答,真是玄妙神秘高深莫测啊!

    再下一节课,袁老师笑着说:“告诉大家迷底吧!两种说法都对。前者是英语名称,后者是中国叫法。不过小提琴是西洋乐器,来自欧洲。但与民族乐器二胡等都属于弦乐,你们看这就是琴弦。接着又介绍了乐器主要分类为吹奏乐、弦乐、打击乐、键盘乐等。“我教你们唱歌时弹奏的风琴就是键盘乐!”又回过头去,指着音乐室正中他画的一幅图案说:“这叫做‘古琴’,是目前我国一般音乐会的主题台徽装饰,古琴也属民族乐器——弦乐!”

    以前的音乐老师一两周,甚至一个月才教一支新歌。让我们反复唱、纠、评、唱,使大家早没了兴趣。袁校长上课,一节课一首新歌,我们可开心啦!歌唱多了,他又组织搞学校音乐会。排练演出了气势雄伟的《黄河大合唱》,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排唱了《生产大合唱》……。课余时间,袁校长还在操场里教我们舞蹈《高高的太子山》。他腰带上绑着琴筒,我们伴着二胡的琴音起舞。他有时又停下来示范指导我们的动作.此时腰间的二胡琴杆,也随着他的身姿晃动跳跃……面对此景我们都笑出了声,心里乐开了花——甜笑的小脸真像田坝里那油绿麦田中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样明朗灿烂!

    练的歌多了,节目也多了。逢场天,放午学后,袁校长还带领我们部分师生一道忍着饥饿,在场镇街道上向群众宣传“一化三改造”……

    袁校长的音乐课内容丰富多彩。他给我们讲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和外国音乐家贝多芬、肖邦的故事;还有听手摇留声机唱片,和他的自拉自演自奏自唱。他告诉我们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名曰“音乐欣赏课”。

    袁校长还教我们的美术课。他的教学可不是“小黑板旅行”。而是边讲边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胸有成竹地,由简到繁地现场作画。我记得有一堂主题为《美丽的春天》的美术课。他从春天的自然景色发问,学生作答后。大黑板上先后出现了蓝天、白云、大树、鲜花、绿草、河水、水面的白鸭……“可是没有人呀!”又画出同学们喜欢的洋房、公路、汽车……“天上呢?”又画上小鸟、飞机的远影,空朗的天空上还画出一个庞然大物:长圆形、两头尖,后部有个“鱼尾巴”,这是什么呢?……这是飞艇!很大,肚子里有座位,可坐很多人呢!,“这样的画面美不美?”大家齐声回答:“美!”“同学们,今天的苏联老大哥,已经是这样了。我们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你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建设国家!”“我们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才开展社会主义的‘一化三改造’,但是你们要有理想、有信心!街上的标语不是写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吗?一定要记住美丽的明天要靠你们来建设!”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歌词)

    后来我读中学了,读师范了,还在返校的途中两次路遇到过袁校长,仍然骑着他那辆绿色的“生产牌”自行车。听说已调到魏城中学教物理。后来我在北小教书,袁校长又调到实验小学教书。我们南北相望,共育桃李。六十年代中期,城关小教迎国庆排练大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袁老师任总指挥,我朗诵联词。他还是像十年前一样,一丝不苟地指导我的发音、语调和动作。

    八十年代末,作为老共产党员的袁兴翔老师时刻听从党召唤。调到“绵阳电影院”任副经理。我教书的四中,离他很近。电影院又成了我接受多种教育的生动课堂。

    中师毕业时,六二年夏到南小实习。先在实验小学见习,此后实小同事和袁校长一直把我当作为实小的编外教员。如今,我们都退休了,实小的校长们和老师们每有活动都邀我一道参加。使我 从不感到寂寞。现已年届八旬的袁校长们和夫人实小的古代纯老师,及张崇朴、胡志琪二位特级教师等都是当年绵阳的一流教师,也都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我这个当年的实小见习教师,曾有十来次,参加他们的活动,在他们身边接受继续教育,而每次团聚又都是对我的一次人生的再教育。

    在师生联谊或其他形式的表达中,我教过的学生忘不了我。我也一辈子感恩袁校长和从读小学到大学期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以及我有幸曾经一道工作过的亦师亦友的蒋安中老师、张国筠老师、陈秧老师和苏平老师,张仁诚校长、董志诚老师等等,因为是在他们的启蒙开智和榜样示范教育中我才方“长大后终于成了你”。

    看见正在唱这支歌的李宁、柏燕。不禁还想起我在中小学校教过的其他一些也当了老师的学生们。更不用说我在教师进修校工作期间教过的幼师班、中师班、高师函授班,以及初中教师“三沟通”培训,和其他大专自考毕业后,仍在从教的各地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老师们。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歌词)

    此时,我更加牢记“科教兴国,实干兴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导。和“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甘作人梯”“乐为红烛”的豪迈誓言。并愿以此与如今和此后的教师同行们共勉、笃行!

    我如今七十多岁了,从教四十多年,从小学教到大学的课程,我最铭记和共鸣的是“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快乐在于培养出了超过自己的学生!”

附:                           七   律

往事抒怀

——有感于北山中学七四级毕业四十二年

师生联谊会即席赋

何朝刚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别梦依稀叹逝川,开元四十二年前。

涪江侧畔书声琅,龟山南麓桃李艳。

学工学农师生勤,批林批孔岁月艰。

文化荒原苦成长,振兴中华谱新篇。